10月25日,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成员大会在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我校作为共同体理事单位之一,选派航空系教师代表参会,与来自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的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各理事单位负责人共话行业产教融合发展方向,为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本次大会以“聚力·赋能·共赢”为主题,旨在总结共同体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共商未来发展大计,进一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5720厂党委书记陈文春代表理事长单位作共同体2025年度总结报告。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工作计划。他表示,通过多方多维发力推进工作,全方位整合产学研资源,调动企业市场主体和学校办学主体的双重积极性,引导社会多元力量深度协同参与,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产教融合平台。
针对行业和企业的关键性和前瞻性问题,多位专家做了主题报告:《低空经济下的绿色通航动力发展》、《低空经济背景下的通航动力产业发展》、《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分析与培养实践》。报告就低空经济、通航产业、航空人才培养等现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剖析,对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资源共享存在壁垒、人才培养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又富有前瞻的建议,为下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本次会议,我院教师还参加了湖南省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暨“AI+专业数字化升级”论坛,围绕航空制造与维修高端技能人才短缺、航空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研讨。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航空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此次参会,不仅让我院及时掌握了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人才需求方向,更为后续工作带来了重要启示。下一步,我院将借鉴理事会成员先进经验,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拓展校企合作维度,为学生争取更高质量的实习、就业机会,提升我院航空专业的办学影响力,加快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领域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突破,构建更加繁荣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航空系 刘天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