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院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
各班级:
根据《关于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安徽芜湖技师学院文化建设,形成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的校园文化氛围,决定在2009年端午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宣传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各班级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树立报国之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二、做好宣传报道。各班级要大力普及节日知识,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端午氛围,唱响“我们的节日—端午”这一主题。
三、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各班级、宿舍,每位同学不妨旧俗新用,开展卫生活动,过一个平安和谐健康的节日。
请各班级在开展相关活动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并将有关活动文字材料、照片报送学生保卫处。
安徽芜湖技师学院
学生保卫处
2009-5-27
附:端午节相关知识
传承端午民俗 弘扬民族精神
一、端午节的传说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午日等,历史悠久而传承有绪。它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文化形态、人文精神、民俗体验、风情范式、节庆色彩,与其他民俗节日相比独特瑰丽而浓烈酣畅。端午节是一个引导健身强体、防疫消灾、辟瘟驱毒,提倡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的民俗节日,更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一诗,生动地写出了端午节的节庆主旨:“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或由来,传说很多,记载不一。
1、纪念“屈原”: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爱国亲民、忠于职守,因力主抗秦而遭谗出宫,流放途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不朽之作《离骚》、《天问》、《九歌》等。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他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蹂躏,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江殉国。楚国百姓江边凭吊,渔民划船打捞,为了不让鱼龙虾蟹咬屈原的身体,便朝江中扔粽子。
2、纪念“伍子胥”:浙江一带流行很广的是,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夫差将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端午节是龙的节日:种说法来自闻一多。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吴越地区“以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二、赛龙舟折射团结拼搏精神
任何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有精神观念的折射、文化理念的显现和人生信念的展示。“万倾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端午节穿越千年仍生机勃发,它的浪漫的诗情之美和昂扬的阳刚之气,成为我们民族可贵的人文底蕴,爱国爱民情怀成为一种崇高激励,一种纯真操守。端午节又被称为“诗歌节”,人们在这一天借纪念屈原而“诗言志、歌咏言”,以抒发情感来传承精神。
传统节庆活动,总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仪式和生动鲜活的庆典形式,构成文化氛围和人文场景,使参与者产生感悟,领略民间风情和民生形态。基辛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中指出:“一个文化如果将其形态完全展现,就可知道它是非常精致的,是一个在许多层次上交织着各种象征和意义的网络。”端午节的多种民俗活动就具有文化的象征性和意义的特定性。如赛龙舟,相传楚国人因痛惜屈大夫投江,纷纷划船追赶打捞。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便以划龙舟竞赛作为全民性的纪念活动。唐代刘禹锡在《竞渡曲》中写道:“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又如吃粽子,春秋时称粽子为“角黍”,后被定为端午节特定食品。《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再如佩香囊,丝布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等,让小孩佩之,为驱虫辟邪除瘟。至于插艾叶昌蒲,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昌蒲均是中药,芳香可净化空气,杀虫灭菌。
其中的龙舟竞渡,在古代用于祭祀、娱神与乐人。而在以后的历代演变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注入了团结协作与拼搏奋斗精神,渐渐成为一项多民族、全民性的活动,并传入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赛龙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屈原的故乡湖南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不少国家都派代表队参加。明年世博会举办期间,我国将再次举办龙舟竞赛,展示端午节的民俗风情,让来自各国的世博会参观者体验中国文化遗产的亮丽风采和恒久活力。
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在于: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对端午节精神内涵的解读及庆典形态的解析,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参与和传承。解读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开掘端午节的现实意义,则能让我们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屈原精神是端午节的节魂,这凸显出了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端午节又被称为“诗歌节”,人们在这一天“诗言志、歌咏言”,抒发情感,传承精神。端午节前后,各班级举办“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端午节的现代意义,除了爱国精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卫生防疫。“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时,天气湿热,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古人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香囊荷包……这些很好的民俗,值得继承。如今,甲型流感在全球流行,急需防控。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各班级、宿舍,每位同学不妨旧俗新用,开展卫生活动,过一个平安和谐健康的节日。